
工业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成分复杂、COD浓度高(通常达1200–4200mg/L),且富含乳化油、树脂成膜剂及表面活性剂,形成稳定的乳浊液,直接生化处理难度极大。破乳剂的选择成为决定处理效果与成本的关键。本文将深入解析玻纤污水特性及破乳剂的科学选用策略。
一、玻纤污水的特性与处理难点
玻纤污水主要来源于浸润剂废液,其特点包括:
1. 高乳化稳定性:废水中油脂、胶体与树脂形成“水包油”或“油包水”结构,难以自然分离。
2. 可生化性差:BOD5/CODcr比值常低于6.2%,直接生物处理效率低。
3. 污染物浓度高:COD常超1800mg/L,需联合物理化学与生化工艺才能达标。
二、选择破乳剂的核心原则
1. 破乳效率优先:针对玻纤污水的高乳化特性,首选能快速破坏胶体稳定性的药剂,如反相破乳剂GT-D03,其在pH=9时效果显著。
2. 协同工艺匹配:若后续采用“化学氧化+曝气”工艺,需搭配化学破乳剂(如石灰) 预处理;若直接排放,则需复合硅铝类药剂深度处理。
3. 经济性与安全性:避免使用含毒性的季铵盐类破乳剂,优先选择无生物毒性且污泥产量低的产品,降低处置成本。
三、典型工艺流程推荐
针对玻纤污水,成熟工艺组合为:
“反相破乳剂→混凝沉淀→化学氧化→活性炭吸附”
- 步骤1:投加反相破乳剂(如BLiQ-600),快速分离油水;
- 步骤2:采用PAC与阴离子PAM絮凝,形成矾花并沉淀;
- 步骤3:通过高锰酸钾催化氧化降解溶解性有机物;
- 步骤4:活性炭吸附残留污染物,确保COD≤100mg/L达标。
结语
玻纤污水的处理效果高度依赖于破乳剂的精准选择。反相破乳剂与复合硅铝药剂因其高效性与适应性,已成为行业主流选择。企业需结合水质特性与工艺链,通过实验验证匹配方案,最终实现低成本稳定达标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