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模具清洗废水主要来源于金属加工、机械制造等领域,其成分复杂,常含有乳化油、表面活性剂、重金属离子及有机污染物。这类废水具有化学需氧量(COD)高、乳化稳定性强等特点,若直接排放,会造成水体缺氧、生态环境破坏,并影响后续生化处理效率。因此,破乳剂作为预处理的关键药剂,在处理中扮演核心角色。
破乳剂通过破坏废水中的乳化体系,实现油水分离。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:
1. 电中和作用:中和乳化颗粒表面的负电荷,消除静电斥力,使油滴聚集。
2. 界面膜破坏:取代乳化剂在油水界面的位置,削弱界面膜强度,加速油滴融合。
3. 吸附架桥:高分子链吸附多个颗粒,形成大絮体并沉降。
处理流程包括:
1. 预处理:调节废水pH至中性或弱碱性(通常为7-10)。
2. 破乳反应:投加破乳剂(常用量10-1000ppm),快速搅拌使油水分离。
3. 絮凝强化:配合聚合氯化铝(PAC)、聚丙烯酰胺(PAM)形成矾花,提升沉降效率。
4. 分离阶段:通过气浮或沉淀设备去除浮油和污泥,清水进入后续处理。
破乳剂的应用显著提升处理效率:
1. 油类去除率可达90%以上,COD降低68%-86%。
2. 减少后续生化处理负荷,实现废水回用或达标排放。
未来,随着环保要求提高,破乳剂技术向高效、低碳方向发展,如磁性纳米材料复合剂可减少药剂用量30%,生物提取物复合剂降低二次污染风险。合理选用破乳剂不仅解决乳化废水处理难题,更为工业绿色转型提供支撑。